迷你词

以文会友

木瓜为何会与宝镜、金盘一同设于几案?这篇文章我们就说一说木瓜。

| 暂无评论

《红楼们》第五回《游幻境指迷十二钗,饮仙醪曲演红楼梦》介绍秦可卿的卧室时,作者将屋内的寻常陈设赋予了许多历史典故,例如:

 

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,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,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,伤了太真乳的木瓜。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,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涟珠帐。宝玉含笑连说:“这里好!”秦氏笑道:“我这屋子,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。”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,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。

 

关于这些典故有许多解读,尤其对于“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,伤了太真乳的木瓜”,有人认为这是以杨贵妃与安禄山之私情,暗示秦可卿与贾珍之乱伦。[1] 是非真假,姑且听之。我所好奇的是,木瓜为何会与宝镜、金盘一同设于几案?这篇文章我们就说一说木瓜。


↑蔷薇科木瓜 Chaenomeles sinensis

1.木瓜与番木瓜

 

先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,其实《红楼梦》里就有答案。第六十四回《幽淑女悲题五美吟,浪荡子情遗九龙佩》,贾宝玉前去探望黛玉,路遇雪雁拿着菱藕瓜果之类,因黛玉“不大吃这些凉东西”,忙问何故。雪雁亦不甚知,只说:“叫我传瓜果去时,又听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……若说点香呢,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儿、木瓜、佛手之类,又不大喜熏香﹔就是点香,亦当点在常坐卧之处。”由此可见,室内放木瓜,不为别的,正是为了取其味道,代替熏香,与芸香科的佛手柑用处一样。


↑番木瓜科番木瓜

可是木瓜有那么香吗?原来,《红楼梦》里的木瓜与超市里的木瓜不同。超市里的木瓜是原产热带美洲的番木瓜(Carica papaya),乃番木瓜科一科之长,明末清初传入我国后在广东一带种植,在成书于19世纪中叶的吴其濬《植物名实图考》中,这种外来水果的名字叫“番瓜”:

 

番瓜,产粤东,海南家园种植。树自高二三丈,枝自上,叶柄旁出,花黄。果生如木瓜大,生青熟黄,中空有子,黑如椒粒,经冬不凋。无毒,香甜可食。[2]

 

据《中国植物志》,番木瓜为常绿软木质小乔木,高可达8-10米。


↑番木瓜科番木瓜

而《红楼梦》里的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属于蔷薇科,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5-10米,花瓣五片淡粉红色,倒卵形;果实长椭圆形,长10-15厘米,暗黄色,木质,味芳香,果梗短。花期4月,果期9-10月。木瓜的花及果实的横切面,与同是蔷薇科的苹果很像。


科木瓜 Chaenomeles sinensis


蔷薇科木瓜原产我国,自古就有种植,两千多年前已出现于《诗经》。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:

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
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
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。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!

 

诗中“木瓜”、“木桃”、“木李”皆为“可食之木”,“琼琚”、“琼瑶”、“琼玖”皆是可佩之玉。送我以木瓜一类的水果,报答以琼琚之类的美玉。按照《毛序》,这首诗的主旨是:“卫为狄人所灭,齐桓公救之,卫人感桓公之恩,欲厚报齐国之助,两国长相交好也。”[3] 

2. 作为礼物的木瓜

我们知道,《诗经》善用类比,不同章节中同一位置的名物往往近似。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中的“木桃”、“木李”其实都是木瓜属植物,并不是桃和李。蔷薇科木瓜属约5种,产亚洲东部,除木瓜及原产日本的日本木瓜外,还包括毛叶木瓜、皱皮木瓜和西藏木瓜(产西藏拉萨、林芝、波密及四川西部)。


“木瓜”、“木桃”、“木李”这些木瓜有一定区别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区分如下:

 

木瓜可种可接,可以枝压。其叶光而厚,其实如小瓜而有鼻。津润味不木者为木瓜。圆小于木瓜,味木而酢涩者为木桃。似木瓜而无鼻,大于木桃,味涩者为木李,亦曰木梨,即榠楂及和圆子也。[4]

 

↑《本草图谱》中的木瓜,观察花朵和叶片,应当为皱皮木瓜或毛叶木瓜

↑一种皱皮木瓜(贴梗海棠)

那么此处《诗经》里的木瓜、木李、木桃等想必一定非常可口,才会被用来作为礼物相赠吧?可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《尔雅》:“楙,木瓜。”郭璞注:“实如小瓜,酢可食。”[5]“酢”(cù)即酸。由于味道太酸,吃的时候需要以蜜浸渍,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云:

 

木瓜性脆,可蜜渍之为果。去子蒸烂,捣泥入蜜与姜作煎,冬月饮,尤佳。木桃、木李性坚,可蜜煎,及作糕食之。[6]

 

由于太酸,所以北宋官修医书《本草图经》称:“不可多,亦不益人。”[7] 唐代本草学家孟诜云∶“多食木瓜,损齿及骨。”[8]


木瓜 Chaenomeles sinensis 


事实上,木瓜的味道不仅酸,而且涩。因此,古人认为,这种水果的好处并不在其生吃之口感,而在于其药用价值。最早记载木瓜的医书《名医别录》称:

 

木瓜实味酸,温,无毒。主湿痹脚气、霍乱大吐下,转筋不止。其枝亦可煮用。陶隐居云:“山阴兰亭尤多。彼人以为良果,最疗转筋。”[9]

 

木瓜可治疗脚气、腹泻和“转筋”(即“抽筋”),在陶弘景(字隐居,456—536)的时代,时人以为良果。据苏颂(1020-1101)《本草图经》载,北宋时安徽宣州人曾大量种植木瓜,果树遍满山谷,等木瓜快成形时,以纸花贴于果上,夜晚接触露水,白日曝晒,渐渐地,接触阳光的果皮部分就变成红色,于是果皮上就呈现出纸上的花纹(可能是吉祥语或图案),当地人以之作为进贡的佳品。当时道家还用木瓜汁混合甘松、玄参末作湿香,据说令人爽神。[10] 这是以木瓜作香薰的另一方法。

↑贴梗海棠 Chaenomeles speciosa 结的“木瓜”

以上关于木瓜的益处都是后人的发现。回到《诗经》的时代,我猜口味酸涩的木瓜在当时并非什么名贵的水果,甚至可能也不怎么受欢迎,就算是作为药物有一定用处,在魏晋时的医书《名医别录》里也只能算是中品。

但是,这恰好符合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的本义:就算你送我木瓜这样又酸又涩的水果,我依然报答以琼瑶这样的美玉,就像“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”一样。两相对比,卫国人欲厚礼相报的主旨得以凸显。[11]

 

3.皱皮木瓜即贴梗海棠

相比于木瓜,皱皮木瓜(Chaenomeles speciosa)更为出名,它的别名就是公园里习见的贴梗海棠。名中虽有“海棠”,但它跟海棠其实没啥关系,只是因为花期与海棠相同,花形与海棠近似,又由于花梗短粗或紧贴于枝干,故此得名。


↑贴梗海棠

皱皮木瓜是落叶灌木,比木瓜要矮得多。据《中国植物志》,由于枝密且多刺,贴梗海棠常常用于绿蓠。早春时节,它与蔷薇科许多其他植物一样先花后叶,花色有大红、粉红、乳白且有重瓣及半重瓣品种,十分好看,各地均有栽培。


↑贴梗海棠花朵紧贴枝干

我曾在小区附近摘过皱皮木瓜的果实,那时已至隆冬,这种灌木的树叶落尽,只留下光秃秃的枝干,上面挂着网球大小的小圆果,比木瓜要小,黄绿色有些斑点,果梗极短或近于无梗,名副其实的“贴梗”。轻轻摘下,便能闻到一丝天然的芳香,令人神清气爽。我舍不得的扔,一直带回家放在床头。

↑真正的木瓜开花,花朵在枝条顶生

后来有一年回老家武汉,在植物园中遇到了真正的木瓜(Chaenomeles sinensis),香味与皱皮木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,难怪能放在秦可卿、林黛玉的卧室用作香薰呢!

皱皮木瓜放久了外皮会起褶皱,其中文正式名就是这样得来的;而木瓜干燥后果皮仍然光滑不皱缩,故又称之为光皮木瓜,与皱皮木瓜相对。与木瓜一样,皱皮木瓜也可以吃,食用方法亦相近。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二十七载:

 

滇南结实与木瓜同,俗呼木瓜花。其瓜入药用,春间渍以糖或盐,以充果实,盖取其酸涩,以资收敛也。[12]

 

↑木瓜


如今,市场中更为常见的是从热带美洲传入的番木瓜。这种热带水果的外形与木瓜极为相似,“番木瓜”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吧?相比之下,其味香甜可口,受人喜爱,在流传的过程中干脆连“番”字也省了。而生于本土、历史悠久的木瓜则渐渐被埋没。如今,佛手柑还可以在市面上见到,而《诗经》里“投我以木瓜”的木瓜,除了在植物园里,在其它地方估计很难再见到了。


[1] 杨贵妃与安禄山之私情不见于正史。宋高承《事物纪原》卷三“诃子”条云:“本自唐明皇杨贵妃作之,以为饰物。贵妃私安禄山,以后颇无礼,因狂悖,指爪伤贵妃胸乳间,遂作诃子之饰以蔽之。事见《唐宋遗史》。”或认为“指”与“掷”谐音,“爪”与“瓜”形近,故而以“木瓜”代之。《事物纪原》“自博弈嬉戏之微,鱼虫飞走之类,无不考其所自来。”《四库全书·总目提要》评曰:“书凡分五十五部,名目颇为宄碎。其所考论事始,亦间有未确。”

[2] (清)吴其濬: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中华书局,2018年,第738页。

[3] 袁行霈、徐建委、程苏东:《诗经国风新注》,中华书局,2018年,第232页。《毛诗·木瓜·小序》:“《木瓜》美齐桓公也。卫国有狄人之败,出处于漕,齐桓公救而封之,遗之车马器服。卫人思之,欲厚报之,而作是诗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此不言养豕鸡狗,举其重者言。欲厚报之,则时实不能报也,心所欲耳。经三章皆欲报之辞。”《毛传》引孔子所云友朋间酬答之辞,朱熹《诗集传》疑此为男女相答之词。袁行霈先生认为:“然朱熹之说,亦有可取之处。细味诗意,淳朴真挚,颇有民歌情趣,或酬答齐桓公,乃借用民歌男女赠答之义加以引申,亦未可知也。

[4] (明)李时珍著,钱超尘等校:《本草纲目》,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8年,第1119页。

[5] (晋)郭璞注:《尔雅》,中华书局,2016年,第80也。

[6] 《本草纲目》,第1119-1120页。

[7] 转引自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,第854页。

[8] 以上转引自《本草纲目·卷三十·木瓜》,第1120页。

[9] (清)吴其濬: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,中华书局,2018年,第853页。

[10] 《本草图经》:“宣州人种莳尤谨,遍满山谷。始实成则镞纸花薄其上,夜露日曝,渐而变红,花文如生,本州以充土贡焉。……道家以榠栌生压汁,合和甘松、玄参末,作湿香,云甚爽神。”转引自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》,第854页。

[11] 陆佃(1042-1102)《埤雅》卷一三载:“俗言梨百损一益,楙百益一损。故《诗》云:‘投我以木瓜。’取其有益也。”此处“百益一损”当指木瓜的药物价值而言。我认为将木瓜看作不受欢迎的水果更契合那个时代,也更贴合《诗经·卫风·木瓜》的主旨。

[12]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,第674页。

作者简介:江汉汤汤,企业职员 / 中国美术馆志愿者讲解员 / 自由撰稿人,个人公众号“古典植物园”,现居北京。

图片:蒋某人(除注明外)

本作品采用 (CC BY-NC-ND 4.0) 许可协议进行许可

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nd/4.0/deed.zh

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


发表评论